“学习延安精神 做合格党员” ——中国社会出版社党委书记浦善新为全体党员讲党课
人气:428 发表时间:2016-07-27 11:30:09
7月21日,中国社会出版社党委书记浦善新结合近期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参加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学习期间的收获和体会,为我社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作了主题为“学延安精神,做合格党员”的党课。
浦善新从延安培训学习时的认识和体会讲起: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比较系统、全面地学习了解了以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和劳模精神为代表的伟大的延安精神及延安时期党内优良传统,最深的体会是要学而信、学而用,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时刻不忘入党誓词,切实把延安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具体的工作中发扬光大,对党忠诚,积极工作,用实际行动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从本质上讲,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的实质是“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实践精神,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是共产党人的行为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也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特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
浦善新强调,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党员干部面临着权力、金钱、美色“三个关口”,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更应弘扬延安精神,争做合格党员——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时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宣传纪律作为最大的政治,严把政治方向、宣传导向,做到讲政治、强党性、敢担当、勇创新、严律己,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牢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的立社方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丰富城乡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既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自觉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努力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媒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自觉奉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浦善新要求全社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要克服权力的“三大弱点”;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地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崇尚求真务实的价值取向,办实事,戒形式,求实效,戒虚名;牢记庄严使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勇于奋斗、永不懈怠的政治品质和精神状态。
通过此次党课,全社党员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视野更加开阔,知识储备进一步增加,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大家纷纷表示,将进一步消化吸收党课内容,深刻领会延安精神实质,“存之于心,固之于制,见之于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新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社会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胡晓明主持会议。全社40余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会议。